- 尽管第三季度前景疲软,受消费者需求低迷影响,但 GlobalFoundries 正在中国采取大胆行动。这家芯片制造商通过与新代工厂的新协议,正在加速其“中国为中国”战略,首期将启动汽车级 CMOS 和 BCD 技术,根据其 新闻稿 和 IT Home 的报道。如 IT之家所强调,并援引公司高管的话,目标订单来自在中国有需求的国内外半导体公司——在转移代工厂时,无需客户重新开发或重新认证其芯片设计。根据来自 Seeking Alpha 的财报记录,
- 关键字:
CMOS 汽车电子 传感器
- 五十多年来,半导体行业一直依赖一个简单的方程式——缩小晶体管,在每片晶圆上封装更多晶体管,并随着成本的下降而看到性能飙升。虽然每个新节点在速度、能效和密度方面都提供了可预测的提升,但这个公式正在迅速耗尽。随着晶体管接近个位数纳米工艺,制造成本正在飙升,而不是下降。电力传输正在成为速度与热控制的瓶颈,定义摩尔定律的自动性能提升正在减少。为了保持进步,芯片制造商已经开始抬头看——字面意思。他们不是将所有内容都构建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垂直堆叠逻辑、电源和内存。虽然 2.5D 封装已经将其中一些投入生产,将芯片并排
- 关键字:
CMOS 2.0 纳米 分层逻辑
- 在高速视觉应用的竞技场中,全局快门CMOS图像传感器扮演着关键角色。当设计需要捕捉高速动态场景的方案时,仅仅关注分辨率或帧率远远不够。传感器的核心特性——尤其是其快门机制——直接决定了能否无失真地“冻结”瞬间。深入理解全局快门在高速环境下的优势,并权衡光学格式、动态范围、噪声表现(SNR)、像素架构,乃至功耗、接口、HDR处理能力等综合特性,是选择真正匹配高速需求的图像传感器的必经之路。为了帮助筛选这些规格和功能,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传感器的预期应用。某些应用需要非常高的分辨率来捕捉静止物体,而另一些应用
- 关键字:
安森美 CMOS 传感器 HDR
- 市场近期盛传三星将押注资源发展2纳米,预计最快明年于美国德州厂率先导入2纳米制程,企图弯道超车台积电。 半导体业界透露,三星目前以GAAFET打造之3纳米,约为目前竞争对手4纳米FinFET水平,分析2纳米效能恐怕不如台积电最后也是最强一代之3纳米FinFET。 尤其台积电再针对3纳米发展更多家族成员,包括N3X、N3C、N3A等应用,未来仍会是主流客户之首选。盘点目前智能手机旗舰芯片,皆使用台积电第二代3纳米(N3E),仅有三星Exynos 2500为自家3纳米GAAFET; 各家业者今年预计迭代进入第
- 关键字:
台积电 3纳米 FinFET 三星 2纳米
- 英特尔和三星正在研发先进的制程节点和先进的封装技术,但目前所有大型厂商都已 100% 依赖台积电。大型语言模型(例如 ChatGPT 等 LLM)正在推动数据中心 AI 容量和性能的快速扩展。更强大的 LLM 模型推动了需求,并需要更多的计算能力。AI 数据中心需要 GPU/AI 加速器、交换机、CPU、存储和 DRAM。目前,大约一半的半导体用于 AI 数据中心。到 2030 年,这一比例将会更高。台积电在 AI 数据中心逻辑半导体领域几乎占据 100% 的市场份额。台积电生产:Nv
- 关键字:
CMOS
- 二维材料凭借其原子级厚度和高载流子迁移率,提供了一种极具前景的替代方案。
- 关键字:
CMOS
- 激光雷达,对于汽车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自动驾驶汽车感知周围环境的关键传感器之一。凭借其高精度的 360 度全方位扫描能力,激光雷达能够实时生成车辆周围环境的精确三维地图,精准检测并追踪其他车辆、行人、障碍物等,为自动驾驶决策系统提供精准且可靠的数据支持,是保障自动驾驶汽车安全行驶、实现智能驾驶功能落地的核心基石,正推动着汽车产业向着更智能、更安全的方向加速变革。但是在给车辆更安全的环境感知能力之时,各位读者有没有想过,这些越来越多激光雷达,会逐渐开始危害我们的财产安全,而首当其冲的就是手机
- 关键字:
激光雷达 CMOS 摄影 ADAS
- 美国马萨诸塞州沃尔瑟姆的 Finwave Semiconductor Inc 宣布了一轮新的 $8.2m 短期投资,由 Fine Structure Ventures、Engine Ventures 和 Safar Partners 领投,技术合作伙伴 GlobalFoundries 战略参与。Finwave 认为,新一轮融资表明投资者和行业领导者对其独特的硅基氮化镓技术的市场潜力充满信心,因为它正在从以技术为中心的创新者转变为产品驱动型公司。这家科技公司由麻省理工学院 (MIT) 的研究人员于 2012
- 关键字:
Finwave 短期投资 GaN FinFET
- 在该公司的北美技术研讨会上,台积电业务发展和海外运营办公室高级副总裁兼联合首席运营官 Kevin Zhang 称其为“最后也是最好的 finfet 节点”。台积电的策略是开发 N3 工艺的多种变体,创建一个全面的、可定制的硅资源。“我们的目标是让集成芯片性能成为一个平台,”Zhang 说。 截至目前,可用或计划中 N3 变体是:N3B:基准 3nm 工艺。N3E:成本优化的版本,具有更少的 EUV 层数,并且没有 EUV 双重图形。它的逻辑密度低于 N3,但具有更好的良率。N3P:N3E 的增强版本,在相
- 关键字:
FINFET TSMC
- 在半导体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对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可靠性的要求日益提高。特别是在人工智能(AI)、5G通信和高性能计算(HPC)等前沿技术的推动下,传统的可靠性测试方法已难以满足需求。本文将探讨脉冲技术在CMOS可靠性测试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助力这些新兴技术的发展。引言对于研究半导体电荷捕获和退化行为而言,交流或脉冲应力是传统直流应力测试的有力补充。在NBTI(负偏置温度不稳定性)和TDDB(随时间变化的介电击穿)试验中,应力/测量循环通常采用直流信号,因其易于映射到器件模型中。然而,结
- 关键字:
CMOS 可靠性测试 脉冲技术 AI 5G HPC 泰克科技
- 摄像头CMOS传感器(CMOS Image Sensor, CIS)是成像设备的核心部件,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安防监控、汽车电子、工业检测等领域。以下是国内外主流的CMOS传感器厂家及其主要特点和代表性型号:从智能手机到自动驾驶,从安防监控到工业检测,CIS的身影无处不在。随着技术不断演进,CIS市场格局也在悄然变化。今天,我们就来一次全景扫描,盘点国内外主流CMOS传感器厂商,以及那些正在崛起的新兴势力。当年最缺芯片的时候,我别的不担心,最担心买不到索尼的Sensor,结果一开始我们用中国台湾的可以替代
- 关键字:
CMOS 图像传感器 ISP
- 3月3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位于新竹和高雄的两大台积电工厂将是2nm工艺制程的主要生产基地,预计今年下半年正式进入全面量产阶段。在前期试产中,台积电已经做到了高达60%的良率表现,待两大工厂同步投产之后,月产能将攀升至5万片晶圆,最大设计产能更可达8万片。与此同时,市场对2nm芯片的需求持续高涨,最新报告显示,仅2025年第三、四季度,台积电2纳米工艺即可创造301亿美元的营收,这一数字凸显先进制程在AI、高性能计算等领域的强劲需求。作为台积电的核心客户,苹果将是台积电2nm工艺制程的首批尝鲜者,预计iP
- 关键字:
台积电 2nm 量产 苹果首发 晶圆 GAAFET架构 3nm FinFET
- 当涉及到技术创新时,图像传感器的选择是设计和开发各种设备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这些设备包括专业或家庭安防系统、机器人、条形码扫描仪、工厂自动化、设备检测、汽车等。选择最合适的图像传感器需要对众多标准进行复杂的评估,每个标准都会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和功能。从光学格式和、动态范围到色彩滤波阵列(CFA)、像素类型、功耗和特性集成,这些标准的考虑因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在各类半导体器件中,图像传感器可以说是最复杂的。这些传感器将光子转换为电信号,通过一系列微透镜、CFA、像素和模数转换器(ADC)产生数字输出
- 关键字:
图像传感器 CMOS 成像性能
- 3月7日消息,近日,综合韩联社、ZDNet Korea、MK等多家韩媒报道,SK海力士在内部宣布将关闭其CIS(CMOS图像传感器)部门,该团队的员工将转岗至AI存储器领域。SK海力士称其CIS团队拥有仅靠存储芯片业务无法获得的逻辑制程技术和定制业务能力。存储和逻辑半导体高度融合的趋势下,将CIS团队和存储部门聚合为一个整体,才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的AI存储器竞争力。
- 关键字:
SK海力士 CIS CMOS AI存储器
- 异质异构Chiplet正成为后摩尔时代AI海量数据处理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正引起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广泛关注,但这种方法要真正实现商业化,仍有赖于通用标准协议、3D建模技术和方法等。然而,以拓展摩尔定律为标注的模拟类比芯片技术,在非尺寸依赖追求应用多样性、多功能特点的现实需求,正在推动不同半导体材料的异质集成研究。为此,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张卫教授、江南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黄伟教授合作开展了Si CMOS+GaN单片异质集成的创新研究,并在近期国内重要会议上进行报道。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研究生杜文张、何汉钊、范文琪等
- 关键字:
复旦大学 Si CMOS GaN 单片异质集成
cmos finfet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cmos finfet!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cmos finfet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cmos finfet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